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新闻
以“菌”带贫 安龙食用菌实现“双丰收”
 [打印]添加时间:2021-03-01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444
   沿着安龙县林下食用菌产业核心区中央的一路前行,抬眼只见两侧的山地被一个个白色塑料薄膜包裹的菌棒所覆盖,三三两两的农户在地里或蹲或坐“侍弄”着一个个菌棒。
 
  “我们主要是来修路,一天干八个小时,收入120元。”核心区大道上,家住安龙县“蘑菇小镇”附近的王勇一边忙活一边跟记者聊起了他眼中的安龙食用菌。
 
  “没搞食用菌以前,我们经常出去务工,但经常是活少人多,大家抢着去干活,其实挣不到什么钱。”王勇坦言,得益于安龙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县内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还是食用菌产业的用工需求都大量增加了,像他一样靠务工为生的人一时间变成了“香饽饽”,不再为无工可务而发愁了。
 
  “其实不光是我们务工的感觉更好找活计了,那些往年只能种庄稼的乡亲们日子也好起来了。”王勇介绍,随着安龙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户开始到各个基地从事食用菌的种植和管护工作,“大家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家门口就能过上好日子。”
 
  事实上,在决心发展食用菌产业之初,安龙县就在如何确保产业发展能够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方面下足了功夫。
 
  早在2016年9月,安龙县便出台了《安龙县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坚持“谁带动、扶持谁”“谁投资、扶持谁”“谁先投、扶持谁”“全链条、增业态”等原则,通过投资直补、流动资金补助、菌棒直补的方式,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既强调大企业“顶天立地”,也兼顾小企业“铺天盖地”,既招外来企业、也育本土企业,实现了生产能力和带动贫困户直接种植能力的“双提升”。
 
  此外,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安龙县还进一步完善了“1210”“一包三保”等带贫益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将“直接入棚种植农户数量和贫困户直接入棚比例达到要求”作为获得资金和项目的前提条件,确保资金集中、资源集中、要素集中,着力打造“千万企业”和“千万镇办”,推动在全县形成“千家万户”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安龙县已完成食用菌种植3.4万亩,其中高标准大棚食用菌种植2.1万亩,林下食用菌种植1.3万亩,直接带动农户4506户19026人参与种植,78430余人次通过入企、入棚、入林务工增加了收入,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脱贫致富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