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新闻
千岛湖林下食用菌第一批竹荪干品出炉!
 [打印]添加时间:2021-07-09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307
   烘干机安装好了,但竹荪怎么烘制处理需要指导。
 
  千岛湖林下食用菌团队。
 
  微信群又响起了呼叫声。明天上午8∶30到基地。
 
  市林科院和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的专家几乎同一时间作出了应答。
 
  这是他们第6次一大早赶赴淳安千岛湖林场林下食用菌基地现场指导,手把手帮助解决第一次“触菌”中碰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近日,第一批林下仿生栽培的“菌中皇后”竹荪已到了收获时节,在千岛湖林场林下食用菌基地上,一垄垄竹荪排列整齐,可以看到一个个竹荪蛋正争先恐后的“破壳而出”,在清晨雨露的滋润下,长成形如穿着白色裙袍的少女,亭亭玉立于山林之中。
 
  “没想到这阔叶林林下的竹荪的出菇量有那么好,这个菌袋就已经有18个竹荪蛋冒出来了。”食用菌示范基地负责人许忠是第一次种竹荪,他对竹荪的产量感到非常惊喜。“这个菌袋出30个没问题。这次基地上平均每袋可以达到20个以上。”亚林所的林下食用菌专家谢锦忠博士告诉许忠。
 
  这让徐忠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致富的力量,“基地6000袋菌包,即使每个竹荪蛋只卖2元一个,产值也有二十余万了!科技真的可以让青山变金山。感谢你们真心的帮助,每次你们来既教会我们怎么做,又帮助理思路,更是让我们这些‘小白’一步一步树立了信心,充满了希望,增强了做好示范基地和事业的决心”,在场的其他工人们也都挂满了喜悦的心情。“办正事了”,因为专家们与基地人员已十分熟悉,言语也很随意。“今天要学习掌握三件事:一是掌握林间的竹荪采摘时间和技巧。早上7点到9点是集中出菇时间,采收后及时整理烘制,采摘要用巧劲,食指和中指轻轻插进竹荪根部巧劲一拔,不能连根拔起伤害其它菌生长也不要折断要保持基部完整、保证品质品相。”谢锦忠研究员和林场的采摘人员一边讲解,一边手把手进行采摘示范。“二是掌握竹荪蛋孵化方法。可采收竹荪蛋放置在纸质蛋架上集中孵化,将带有菌丝菌根的朝下放,注意大小分级、孵化时间一致的放一起,每天洒水保湿,采收既干净又方便。”在竹荪加工现场,谢研究员一边从烘干机上取下烘网,一边叫人对烘干机上火预热,“三是掌握烘制技术。烘前先整理竹荪,将顶端的竹荪盖又叫竹毛肚取下,然后倒转裙子摆放在烘网上,注意大小分类整齐摆放”。筛网整理完成、烘干机有了一定温度后,“先高温30分钟杀青,取出捆扎后低温再继续烘烤让水分干透,注意鼓风不能停”……2.5小时后,该基地的第一炉竹荪干品制成了!林场的所有参与人员的脸庞终于露出喜悦的笑脸,近半年来压在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
 
  此情此景下,市林科院和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的专家们在欣慰的同时,心里又盘算起下一步要做的事。“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推广的技术还很多,因为这个示范基地不仅是‘竹木废料——食用菌营养基质——苗木培育基质’的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也是基质沤制、菌种接种一体集成技术的示范基地,还是百姓种植林下食用菌技术环节和难点的推广示范基地,我们科研人员不仅要研究攻克难点,更要培养一支属于千岛湖的本土人才队伍。”市林科院宣子灿副院长动情地说,并对此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