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自治县洋溪村一角
去年,7月,乌江滨,炎热难耐,宋权国同样怀揣着“向往”,回到生养他的洋溪村,一切仍就如此熟悉。舍弃原本在江苏省江阴市一食用菌基地的高新管理工作,好不容易在外混得风生水起,说放弃就放弃,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但是,他决然回村。用宋国权的话说,就是现在国家政策好,在家门口同样也能闯出一番天地。“从9月1日开始,取快递不用去镇上啦。永祥方向的都在黄泥堡领取,大家把收货地址后面加上(永祥)两个字就可以了。”这两年,洋溪村有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宋国权和妻子在村口,开了首家贵农网电商服务站,方便乡亲们网上购物取件。
近日,洋溪村香菇采收忙
今年来,洋溪村也利用“千企帮千村”“9 2”模式。通过对接碧江区环北办街道大坳食用菌产业基地公司食用菌项目,结合村里实际规划60亩,目前出菇棚已搭建好8个,一期规模为30个大棚,20万棒。该村还在十组大坨之地实施生猪代养项目,计划年出栏1000头。今年3月底,村里第一期香菇基地已建好,虽然村里随时可通过视频咨询技术专家,但还得有懂管理和技术的人,每天来产业基地做专门管理。村里脱贫攻坚指挥长柳银标、村支书宋朝兵、村长宋朝坤等村干部,经过多方走访了解后,大家一致推荐宋国权来做食用菌基地的管理者最合适不过了。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当地农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国家鼓励农民回归家乡,鼓励农民创业,发展农业等实业。对此,在沿河自治县的各个村头,都可看见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人员,开发农业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创办领办市场主体,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 5月12日,当记者见到宋国权时,他正在洋溪村食用菌基地上,一脸憨笑。一旁忙着采香菇的刘大姐说,5月9日以来,每天都在菌棚紧张采收香菇。
近日,洋溪村香菇采收忙
宋国权和另一位负责食用菌管理的“搭档”宋红则更忙,每天起早贪黑,守望着村里的“致富香菇”。凌晨5:30,在朦胧的天色中,他和乡亲们,已经采收了一筐又一筐香菇。“香菇采收后,马上送到各预定好的各村攻坚队、学校、单位食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这样“短平快”产业,从运菌棒到出菇开采也就一周左右,洋溪村脱贫攻坚指挥长柳银标捧着正在出菇菌棒喜笑颜开道,收益后,按照“811”分红,80%用于扶贫公益性岗位,10%用于村委会,10%用于奖励村里优秀管理者。“养殖业技术要求高,我一直在找好的平台和好的合伙人,时机成熟就干起来。”随着村里生态变好,宋国权有个梦想,计划在村里发展绿色健康食品,养殖生猪和土山羊,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增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