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步入一个相对调整期,生产企业和从业者应从加强技术研发、完善生产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挖掘产业内涵、注重人才建设等方面入手,完成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智能化发展阶段的新跨越。
我们认为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可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 食用菌工厂化新品种、新生产模式涌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将向多菌类方向延伸,工厂化产品朝差异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木腐菌、草腐菌并行,食用菌多品种工厂化生产格局将逐步形成。
2. 逆境中抓住机遇走向规模化经营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规模偏小的企业会亏损甚至倒闭,但不排除小型企业聚小为大后形成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规模化大型企业,让企业运营更佳,获得更大的利润。
3. 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完善,加强科研技术支撑:食用菌工厂作为现代化农业、精准化农业企业,要健康发展,产品就要有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严格实施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产品变准化,建立和完善产品企业标准,进行自主管理,保障产品质量。
4. 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菌种研发和设备创新需要高科技人才的参与,未来会更加注重培养既有食用菌理论知识又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5. 实施品牌战略重视市场开发:优秀的品牌及较高的知名度会给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带来优势。同时,企业还应多方开拓销售渠道,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灵活选择产品流向,重视市场开发,最终实现自身产品的价值。
6. 食用菌工业化配套行业将逐步兴起:食用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的更新与完善,未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设备、设施的投入方面将更加趋于理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配套行业将逐步兴起。
未来中国食用菌生产将在食用菌工厂化的引领下,通过标准规范食用菌生产、产品质量和稳定性,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食用菌产业技术的整体水平,通过市场需求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通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推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与其他生产模式互补有无,拓展市场空间,延长产业链,提升企业格局,实现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节选自乐晴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