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资讯推荐 » 正文

贵州大方:林下种植食用菌,农民寻得好“钱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31  浏览次数:198
核心提示:  作为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30多年来,大方县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根据自身山地
   作为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30多年来,大方县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根据自身山地自然条件,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发展食用菌、冬荪、天麻等林下种植,切实提高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谋发展,寻出路,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大方县对江镇龙场村村民在种植食用菌。周训贵摄
 
  近日,在大方县对江镇龙场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采收成熟的滑子菇。该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2.7%,但是长期以来当地群众虽坐拥绿色“宝库”却过着穷日子。今年该村引进经营主体进行林下食用菌种植,整合各类资金500余万元,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引进滑子磨、香菇、松茸三大菌种,计划种植食用菌60万棒。
 
  大方县对江镇龙场村滑子菇基地航拍。王定超摄
 
  据龙场村党支部书记管艳梅说:“目前,我村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来发展食用菌产业,已陆续种植约十万棒菌种,后期将陆续引进其它菌种来进行种植,扩大基地规模。在合作社的带领下,除了带动农户就近就地就业,还通过利益联结覆盖建档户187户,并享受后期收益分红。”
 
  大方县羊场镇新田村村民在整理烘烤的冬荪。周训贵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位于大方县羊场镇新田村的新健富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冬荪种植基地,近日也迎来了采收季。新田村村民蒙光敏看着满山成熟待摘的冬荪激动地说:“我们冬荪非常好,今天这个就采得了,还有这些冬荪蛋,明天就全部采摘,背回家去水洗后,烘干房一烘干就可以卖钱。”
 
  大方县羊场镇新田村冬荪种植户向村民介绍育种要点。周训贵摄
 
  穿过林间产业路,露出一栋栋漂亮的农家小楼,很难想像这是一个曾经的省级深度贫困村,该村2018年和全县一起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效,成了摆在村支两委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田村第一书记彭正钰说:“持续稳定脱贫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我们村两委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了大方冬荪和大方天麻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
 
  大方县羊场镇新田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航拍。周训贵摄
 
  昔日阻隔群众发展致富的乌蒙大山,如今已披上绿装,成了新田村发展产业、向贫困突围的“绿色银行”。2019年,该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全产业链”模式,最大限度的利用山地林地、发挥绿色优势,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1000余亩,形成育种、种植、深加工及销售全产业链,全村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大、从大到强的稳步发展。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如今,新田村集体产业带动长期务工200人以上,年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3960元提高到10800元,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新田村村民田基贵说:“以前要赚点钱只能靠外务工,现在合作社离我家很近,平常活路少我就一个人做,忙的时候我家老婆都一起来做,一年还是要整一万多块钱。”
 
  据了解,2020年,大方县将食用菌作为菜、畜、果、药、菌五大重点产业之一进行打造。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食用菌种植4.3万亩,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经营、企业推动、群众参与,把食用菌做成群众的扶贫产业、绿色产业、生态产业、民生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