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资讯推荐 » 正文

道县:蔬菌轮作产业旺 村企携手三方共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15  浏览次数:309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日,永州天智菌业有限公司在道县寿雁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日,永州天智菌业有限公司在道县寿雁镇水源头村种植的有机黑木耳迎来丰收。道县通过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帮扶活动,促进村企互动,积极探索食用菌种植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村企联手谋发展格局,带动企业、村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
 
  走进黑木耳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木耳菌棒,黑色或褐色的木耳争先从菌棒中破孔而出。菌棒上厚实鲜嫩的黑木耳在村民们的谈笑中被一朵朵的摘下来,采摘、装框、运输、晾晒,整个流程有条不紊。
 
  “我们亩产鲜木耳是22000多斤,干木耳一亩地产量达到1600多到1700斤,出口到粤港澳市场干木耳每斤的价格是在50多块。”永州市天智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刚说道。
 
  2018年食用菌种植项目落户水源头村,该项目由永州市天智菌业有限公司负责整体投资建设、运营和技术指导,主要从事食用菌培育、种植、加工及销售,规划种植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2000亩。基地采取蔬菜与食用菌轮作的方式,将每年出完食用菌的菌棒作为肥料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减少蔬菜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我们采完木耳之后,把它袋子破开,打到地里面做有机肥,每年可以节省肥料达到50%到60%。”永州市天智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刚如是说。
 
  公司在加快自身发展、促进农业增效的同时,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除了以租金形式整合当地的土地资源,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委托村合作社负责菌棒管理和采收,农户参与生产和在基地务工,同时,将村里的脱贫户和农户劳动力全部纳入合作社管理,实现企业、村合作社和农户的三方共赢。
 
  “像我们带着小孩子,出不去,在这里做事也可以,一年到尾有20000多块补贴家里。”道县寿雁镇水源头村黑木耳基地务工人员周余珠说道。
 
  目前,基地年产香菇菌棒、黑木耳菌棒200万棒,蔬菜2000多吨,年产值800万元。在基地的辐射下,带动了清塘、白马渡、上关、白芒铺等10多个乡镇加入食用菌种植行列。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