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资讯推荐 » 正文

食用菌补充营养要注意几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11  浏览次数:250
核心提示:  1.补充方法:  给食用菌补充营养的方法有喷洒、灌注和浸泡。最常用的方法为配制一定浓度的营养液,结合补充水分在菌床、菌
   1.补充方法:
 
  给食用菌补充营养的方法有喷洒、灌注和浸泡。最常用的方法为配制一定浓度的营养液,结合补充水分在菌床、菌块上喷洒。在幼蕾期喷洒时,要注意将营养液喷在无菇处或小菇蕾附近,喷后用清水淋洗子实体。喷洒营养液最好在落潮时进行,对菌块、菌棒和椴木还可采用浸泡法补充,即让其在配制好的营养液中吸足后取出,一般在每潮菇采收结束后进行。在菌床上也可采用灌注法补充,即将菇床面覆土扒开,把漏斗插入培养料内,灌入营养液后再覆盖。一般灌液穴的距离以10--15厘米为宜,每穴灌液约5毫升营养液。
 
  2.平衡补充:
 
  在补充养分时,应注意交替补充或混合补充不同的营养液,尽量保持养分平衡,以满足食用菌对不同营养的需求。如果长期补充其中的某一种养分,则很难收到预期的增产效果。在菇类菌床上,一般应先施用增添营养的营养液,然后再施用高效营养剂,这样才有利于子实体生长。如果采用激素法刺激食用菌的生长,则要在补充营养剂之后再使用激素。
 
  3.适量补充:
 
  营养液用量要适当如果一次性补充过量,会使培养料过湿,反而对菌丝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在补充时要看栽培料的湿度适当施用,如培养基湿度较高,应适当提高营养液的浓度,减少用水量,施用后要加大通风进行散湿。
 
  4.注意环境:
 
  一般在气温高于20℃,菇类菌丝难以形成子实体,应停止补液。葡萄糖液、豆浆汁、人粪尿液等均不宜在气温高于土8℃以上时施用。如果菌床(块)已感染杂菌,必须先治好后才能补液。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