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食用菌百科 » 正文

食用菌补水需注意的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3  浏览次数:118
 在食用菌栽培中,水分起着为菌丝和菇体提供营养的作用,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快速转潮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品种的培养料中适宜的含水量为60%~65%,在出菇过程中培养料和空间的水分都逐渐减少,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对菌袋的培养基补水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补水量。当第一潮菇采收后,基质营养丰富,基质中水分含量还较高时,补水量宜少些;当长过第二潮菇后,基质营养减少,基质中的水分也降低了,补水量就可多些,菌袋浸水的时间就可长一些。

补水时应用清洁干净的河水或地下水。不宜使用地表的塘水和沟水,防止杂菌和害虫携带入基质中,引发病虫为害。水温尽可能与菇棚温度一致,不要用冰凉的水。日常加水或者喷洒的时候加入益富源菌菇生态宝,补充生物酶,促进培养料营养转化吸收,催菇增产,提高栽培效益。

原基、菇蕾上不要喷水。最好用喷雾器补水,喷嘴朝上向空间喷雾增湿。

补水后,如菇体上有水珠应通风去除。否则会给病菌繁殖造成机会,在菇体上形成病斑。

菌袋补水是重要的增产措施,主要用于栽培周期较长的食用菌。需注意:1.香菇等转色完成、出菇前就要补水,补到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2.多数食用菌在出完一、两潮菇后转潮期进行补水,要先养菌,再补水,补水量控制在原菌袋重量的80%~90%为好。3.菌丝稀疏、长势弱、温度低于5℃或料内发生病虫害时不宜补水。4.三潮菇后补水时,可同时补充营养物质,常用尿素、糖、磷酸二氢钾等。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